非瘟变异株流行特点与防控理念 _ 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非瘟变异株流行特点与防控理念

2021-05-31       

非瘟变异株包括基因缺失株、自然变异株、自然弱毒株等,与传统的流行毒株相比,该类毒株的基因组序列、致病力等发生明显变化(来自农业农村部)。生猪感染该类毒株后,排毒滴度低,间隙性排毒,难以早期发现,潜伏期延长,临床表现轻微,后期可出现关节肿胀、皮肤出血型坏死灶,感染母猪产仔性能下降、死淘率增高,出现流产、死胎/木乃伊胎等。
一、非瘟变异株的流行特点
非瘟变异株已成为我国非瘟防控中新的传染源,已形成一定的扩散面和污染面,加大了我国非瘟疫情的复杂性,其危害不容忽视。非瘟变异株具有以下特点:
(一)隐蔽性强
变异株感染潜伏期长,初期无临床表现或临床症状不典型,致死率较低。有的猪场猪群没有任何临床症状,检测却发现CT值很低。有的猪场误以为是假阳性,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,结果造成病毒扩散,在应激和混合感染等因素的诱发下,导致疫情发生。
(二)检测难度大
变异株感染前期病毒滴度较低,感染后产生抗体延迟,因此,更为敏感和更为特异的检测方法才有可能检测到抗原或抗体。有的猪场出现疑似非瘟的异常现象和感染迹象,但抗原、抗体检测却是阴性的,解剖后能在肺、关节液、扁桃体、脾脏、淋巴结等器官中检测到病原。因此,如果过分相信检测结果,则会贻误最佳处置时机,致使疫情蔓延。由于变异株感染后存在间歇排毒现象,建议全群、多种类样品、多频次采样检测,且不放过对任何临床异常猪只的检测。但过度检测又可能导致交叉污染或扩散,猪场务必保持高度的生物安全意识,人力不足或员工生物安全意识较差的猪场慎重采取全群普查的方法。
(三)依然有传染性
变异株仍然会在猪群中存在和传播。在漫长的潜伏期内,经多次转群、并群等操作,感染源可能遍布多栋猪舍,因此,变异株呈现多点同时发病的特点。
(四)临床表现不典型
临床常表现为采食量下降、体表发红、皮肤坏死、体温正常,淋巴结肿大,肺炎;母猪产死胎、木乃伊胎,胚胎死亡、不育及流产,初生仔猪活力差,如果存活到生长育肥阶段,会排毒感染其他猪只。显微镜下多器官可见带有梗塞和血栓的活跃坏死和出血区,以及慢性纤维化病变,特别是在淋巴结和肾脏上肉眼可见。
二、监测方法
农业农村部提出了科学的监测方法。
(一)加强临床巡视
时刻关注猪场各个环节猪只异常情况,一旦发现猪只出现嗜睡、轻触不起、采食量减少、发热,皮肤发红、关节肿胀/坏死,咳喘、腹式呼吸,育肥猪死淘率增高,母猪流产或出现死胎/木乃伊胎等可疑临床表现时,应第一时间采样检测。
(二)改进主动监测
每周对猪群进行病原和抗体检测,在猪群进行疫苗接种、转群、去势、母猪分娩等应激行为后,猪场出现暴露风险或周边猪场出现感染时,进行采样检测。
(三)抽样策略
对可疑猪的同舍和关联舍猪群,采集深部咽拭子和抗凝血,进行病原检测,必要时采集血清进行抗体检测。对可疑猪及临近猪接触的地面、栏杆,以及舍内人员接触的物品等,采集环境样品进行病原检测。混检时,混样数量不超过5个;抗体检测不得混样。
(四)样品选择
1.可疑猪样品:深部咽拭子、淋巴结(微创采集)、前腔静脉抗凝血(EDTA)或尾根血、口鼻拭子等。口腔拭子对于变异株不太敏感,特别是出现厌食症状的早期,通过唾液较难检测到变异株的核酸。变异株有时可能不会在血液中存在,血液阴性时可能会在淋巴结、肺、关节液等组织中检测到。
2.分娩母猪样品:脐带血、胎衣。
3.死胎和流产胎儿样品:淋巴结、脾脏等组织样品。
4.病死猪:淋巴结、脾脏、骨髓和肺脏等。
(五)检测方法
病原检测方法为(P72/CD2v/MGF360)三重荧光PCR方法检测核酸,必要时可测序鉴别;抗体检测方法为间接ELISA、阻断ELISA等方法。
三、防控思路
(一)对野毒行之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同样适用于变异株感染
控制传染源、阻断传播途径、提高机体感染阈值,依然是非瘟防控不变的真理,关键是各种方法是否正确、各种措施是否做实、做细、做到位。
生物安全依然是主要防控措施。高温、干燥、时间隔离、提高机体屏障功能也是生物安全。拉猪车、无害化处理车、粪污处理车以及与之接触的各种载体依然是防控重点。化学消毒依然很重要,关键是必须评估真正的消毒效果以及对猪的损伤情况。
(二)提高感染阈值在防控变异株感染中尤为重要
提升猪群健康度和减少应激,对于变异株感染的防控更有必要、更有实效、更为关键。降低养殖密度、淘汰易感猪、关注蓝耳病等免疫抑制病的日常监测和防控,是防控变异株感染的基础。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前提下,采取去除毒素提高肝肾功能、保护黏膜提高屏障功能、保护肠道提升免疫力、减少应激增强免疫应答、充裕营养提升健康度、降低密度提高猪福利、去“帮凶”控制PRRSV等基础病等提高感染阈值的措施非常有必要。猪场应树立以养为主、养重于防、防重于治的疾病防控观,具体是做好温度、湿度、密度、光照度、空气清新度、料水洁净度、营养均衡度等“七度”,满足机体生理需要、福利需要、维持需要、生长需要、繁殖需要、免疫需要、抗病需要等“七需”,达到吃好、喝好、吸好、住好、睡好、玩好、拉好等“七好”,从而真正提升猪群感染阈值。
(三)生物发酵饲料对防控变异株感染的理论与实践
生物发酵饲料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,以植物性农副产品为原料,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,降解部分多糖、蛋白质和脂肪等大分子物质,生成有机酸、小肽等小分子物质,形成适口性好、营养丰富、益生菌含量高的饲料。生物发酵的过程是一个微生物分解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饲料中的有机物质包括饱和脂肪酸、蛋白质、碳水化合物和核酸甚至霉菌毒素都会发生变化。饱和脂肪酸转化为不饱和脂肪酸,蛋白质转化为更容易吸收小肽、氨基酸,碳水化合物转化为分子量更小的单糖,霉菌毒素被降解。
集约化猪场猪无法从外界补充有益菌,饲料中存在致病菌、毒素和抗原,难于保证肠道微生态平衡,易产生腹泻、消化不良、采食下降、肠绒毛萎缩等现象。生物发酵饲料中存在大量的有益活菌,这些益生菌在饲料中、在动物肠胃中持续发酵,帮助消化所有饲料组分,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,从而能提高饲料的整体消化吸收率,抑制有害菌生长。益生菌本身是一种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因子,参与或协同构筑肠道屏障作用,减少致病微生物在肠道的生长和定植,具有或部分具有抗击病原微生物的功能。
生物发酵饲料中存在丰富的小肽、多种高活性消化酶(蛋白酶、淀粉酶、NSP酶)、有机酸、免疫多糖、核酸和核苷酸等代谢产物。这些代谢产物能发挥直接或间接的抗应激、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,提高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力,提高感染阈值。
不同猪场的硬件、软件存在较大差异,防病理念、采用方案也存在较大不同。为有效防控变异株的发生,猪场必须摸清家底,根据本场实际制定个性化、综合防控方案,包括管理方案、营养方案、环控方案、保健方案、免疫方案、驱虫方案、生物安全方案、监测方案、处置方案等,真正做到营养均衡满足、管理精细到位、环境友好舒适、生物安全保障、科学规范用药、监测科学准确、预警处置及时,从而最大限度实现猪场安全生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