猪生态养殖的根本是猪群的健康 _ 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

猪生态养殖的根本是猪群的健康

2024-08-31       

在养猪规模化、集约化、机械化、智能化、标准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,过度使用饲料、药物、水资源的不合理消耗及粪污等废物处理不当等现象日益突出,这不仅影响了生态平衡,还威胁了人类健康和动物福利。猪生态养殖是一种以猪的行为自然为出发点,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,注重猪的生理需求和健康的养殖模式。与传统养殖模式相比,它注重猪的生理福利和心理福利,以猪的健康为中心,强调环境友好和资源循环利用。猪的健康包括猪的身体健康、心理健康和肉质的安全、营养,生态包括猪机体微生态平衡、猪与自然环境的平衡以及资源的节约、循环利用。猪生态养殖不仅符合人民群众对安全营养猪肉制品的需求,对环境友好的迫切愿望,更有助于养猪业健康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、经济、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,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,可以节约资源,减少环境污染,促进养猪业和社会经济的协同发展。猪生态养殖技术包括以下方面:

1.猪舍布局。猪舍空间布局合理,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、休息空间、饲喂空间、排泄空间,避免使用限位栏,群体大小和饲养密度适宜,配套一定的玩具设施,以满足猪群的社交环境和疏导猪体冲突,满足猪的生理和行为需求;猪舍地面柔软、干净,最好使用发酵床,充分关注猪的行为自然性和福利,确保猪的舒适性和健康,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,确保猪肉品质,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。

2.饲养管理。尽量避免或降低免疫、断奶、剪牙、编号、断尾、混群、驱赶、运输、分群、并群、转群、带猪消毒等对猪造成的应激、损伤、生产性能下降和肉质改变;抓猪、注射等操作时,痛苦的叫声尽量不要让其他猪听到;通过多种措施减少母猪分娩时的痛苦;定期驱虫,特别是体外寄生虫,减少对猪只的侵扰;人工授精过程尽量摸拟公猪行为,提高母猪的心理福利;舍内光照适宜,不同饲养阶段、不同季节、每天的不同时段提供不同光源和光照强度;通风良好,空气清新,有害气体浓度低,氧气含量充足,温度、湿度适宜,及时清理粪便和垃圾,保持猪舍清洁卫生,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,提高猪的健康度;使用生物发酵饲料,提高饲料消化吸收率,减少粪便和臭气的产生,减少粪污处理压力和资源浪费,营造优良的生产与生活环境,提高猪场员工的舒适感,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。

3.饲料与营养。根据猪的生长发育需求和生理福利需求,科学合理配制日粮,提供营养均衡的饲料;饲料原料要求绿色安全,不能有霉菌毒素、猪同源物质和重金属超标,饲料原料品种尽可能丰富,以满足猪杂食的生物学特性;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和副产品,多用天然饲料物质;使用生物发酵饲料,调节猪只肠道菌群平衡,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,促进肠道健康,提高饲料消化率和生长速度,增强免疫功能,降低发病率,避免便秘和腹泻发生,减少猪只的痛苦;降低有害气体的浓度,改善猪场生态环境;饲料中添加优质中药,达到清热、排毒、解毒、脱酶、抗应激、促生长、提高免疫力、防病治病等作用,实现猪只自然健康生长;保证饮水清洁卫生、温度适宜,不能有杂质、悬浮物,符合生态猪养殖标准;尽量使用碗式饮水器,不用鸭嘴式饮水器,定时清理水线,定时检测水压。

4.生物安全。加强病原体监测和疾病的防控,减少在饲料中添加药物和注射用药,减少猪因为给药而造成的痛苦,并保证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;猪舍内外减少化学消毒药的消毒,保持生态环境的平衡。猪场内禁止饲养猫犬和其他畜禽,经常性开展灭鼠灭虫和灭蚊蝇,减少或消灭疫病传播媒介;科学处理胎衣、死胎和病死猪。

5.资源利用。通过粪便发酵处理、沼气发电等,减少猪养殖对环境的污染,所有废弃物均被转化成有用的资源,降低对环境的负荷,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。粪便发酵生产有机肥、沼液灌溉农田,可用于花卉、苗木、果树、蔬菜生产,也可以用于生产蚯蚓、蛆虫等,为水产和家禽生产提供高蛋白饲料原料,以达到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。

总之,猪生态养殖是以人为本,创造环境、猪、人、微生物的和谐平衡,猪场员工的身心健康,猪群的身心健康、肉质安全,环境友好。但猪生态养殖模式的推广应用难度较大,主要原因是养殖户生态养殖理念落后,生态养猪业的产业配套不完善,生态养殖的猪肉产品优质不优价,养殖户对环境损害的代价低等。生态养猪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全行业需要提高认识,加大宣传力度,建立生态养猪的法规和标准,规范生态养猪的管理和操作,加强科学研究和创新,推广应用先进技术,环保、农业、畜牧、加工等部门通力协作,共同努力推进,将猪群、植物和微生物三大资源有机结合起来,优化资源利用,形成一条良性的循环生物链,提高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